黃萬兵是鳩江區白茆鎮永勝村村民,今年44歲,6歲時因患有小兒麻痹癥導致右腿跛足,但他身殘志堅,不向困難低頭,陽光面對生活,微笑奮斗人生。然而禍不單行的是,當他30歲時,兒子被確診為先天性發育遲緩伴有自閉癥狀,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。當他40歲的時候,父親因病過早離世,家庭的重擔全都落在黃萬兵一人身上。他肩負起家庭的責任,用堅強的父愛、精心的呵護,換來了兒子的逐漸康復,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去奮斗出一片屬于自己的藍天。
父愛如山,只希望兒子能像正常人一樣
盡管自身有點殘疾,但黃萬兵勤勞、上進、人品端正,贏得了妻子的芳心,2000年黃萬兵和妻子喜結連理,婚后育有一對可愛的兒女,夫妻倆在河北唐山做起了熟食生意,日子過得安寧而幸福。然而,天有不測風云,人有旦夕禍福。隨著兒子黃仕陽逐漸長大,看著別人家的同齡孩子都已經開始咿呀學語,有的已經開始會喊爸爸媽媽,而小仕陽卻什么都不會。剛開始以為孩子可能是發育有些遲緩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兒子還是不會走路也不會說話,2009年春夫妻倆急忙送南京兒童醫院就醫,醫生確診為孤獨癥,先天性發育遲緩,以后將基本喪失生活自理能力,生活飲食起居都得靠人照料。醫生無可奈何的告訴黃萬兵,現如今孤獨癥沒有特效藥物,但是可以進行早期干預,精心呵護可以緩解孩子的癥狀。突如其來的噩耗猶如晴天霹靂,夫妻倆抱頭痛哭,感嘆命運如此不公。想到兒子的未來,一家人一籌莫展。
性格堅強的黃萬兵沒有被困難壓倒,一邊與妻子做熟食生意,一邊對兒子進行藥物治療,耐心教兒子學著說話,同時一邊加強體能鍛煉。為了給孩子康復,白天花高價把兒子送到特教機構,到了晚上他親自輔導兒子的“家庭作業”,因為發育遲緩,兒子的學習、智力遠低于同齡孩子,這意味著黃萬兵需要多花數倍的精力教導孩子學習,從一開始的牙牙學語到現如今表達簡短詞匯,堅強的父愛支撐著黃萬兵任勞任怨地付出。功夫不負有心人。經過長達十多年的康復學習和訓練,兒子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緩解,隨著兒子的一聲“爸爸”喊出,早已兩鬢斑白的黃萬兵喜極而泣,留下了幸福的淚水。
用心盡孝,無微不至服侍患病父親
兒子昂貴的醫療費用和一家人的日常生活開銷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,對農村一個普通家庭來說是一個的巨大壓力。為了給孩子看病,夫妻倆花光了所有的積蓄,還欠下了一大筆債務。眼看著兒子康復有了起色,意外卻再次打破了這個家庭的平靜,讓黃萬兵的生活雪上加霜。2019年初,在家務農的父親因患胃癌住進了皖醫弋磯山附屬醫院,妻子因常年照料一雙兒女患上了心臟病,不能長時間勞累,母親又心智不全,無法照料病重的父親。屋漏偏遭連陰雨。一邊是靠熟食生意維持一家人生計和兒子治療費用,一邊是老父親躺在醫院需要專人服侍。
進退兩難之際,黃萬兵選擇了盡孝。他變賣了唐山的店面,舉家返回老家永勝村,蹭著臉皮向親朋好友借錢,湊齊了父親的手術費用,獨自擔負起照顧護理父親的責任,妻子則在家一邊陪護患病的兒子,一邊照料女兒上學。每日老父親大小便清理、揉肩捶背、洗澡擦身的日常護理他都是自己動手。為了能讓父親能夠呼吸新鮮空氣,他找醫院借來一輛輪椅,時不時推著父親出門曬太陽。怕父親長時不動造成褥瘡,他便每隔兩小時為父親翻一次身,和父親說一些開心的話,只要能讓父親住院期間過的舒心,再苦再累他都心甘情愿。然而回天無術,2020年5月父親病重離世。父親生病期間,有的親戚看著黃萬兵實在是太艱難了,勸說他:老人年紀大了,做手術既費錢老人又吃不消,不如回家該吃的吃該喝的喝。但黃萬兵堅定地說,父親養我小,我一定要養他老。背債我情愿,我有的是力氣,慢慢還。
熱心公益,以自身行動傳遞愛心
父親去世后,為了還清債務,自己跑起了網約車。他是現實版的“拼命三郎”,幾乎每天天不亮就出來跑車,一直到晚上10點以后,有時夜里12點、凌晨接到訂單也會出去跑單。為了省錢省時,中午和晚上隨便買點盒飯對付一下。他熱情服務,平穩駕駛,每次乘客下車之際,總會溫馨提醒乘客“帶好隨身物品”。他一有空就會打掃車內衛生,簡單做個消毒,讓下一位乘客坐車時也能清清爽爽。黃萬兵憑著貼心的服務,贏得了多位乘客的信任,他們很多都成為了他的長期客戶,既體現了自身價值,又增加了家庭收入。在家是頂梁柱、是稱職的父親,在外開車又用貼心服務為乘客提供舒適的乘車體驗,黃萬兵開網約車的三年,收獲了幸福與喜悅,更收獲了深深的榮譽感和責任感。
一天深夜,他接到千里之外、在外務工的一位老鄉求助電話,說獨居永勝村老家的七十多歲的母親突發高燒,急需送往醫院救治。盡管這位老鄉平日里與他沒有什么往來,但他在安撫老鄉的同時,驅車趕到老人家中,以最快的速度將老人送到弋磯山醫院,掛了急診,并為其墊付了治療費用,直到老人的其他親屬聞訊趕到后才默默離開,此刻天早已亮了,由于救治及時,老人無大礙。這位老鄉事后買了許多禮品登門感謝,被黃萬兵婉言謝絕。他只是平淡地說,鄉里鄉親的,我是開出租車的,順便而已。
“我們當中極少人能做偉大的事情,但是每個人都可以用崇高的愛去做平凡的事。”苔花如米小,也學牡丹開。平凡的黃萬兵用真情譜寫出人間大愛。(汪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