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簡介:劉明春,男,1976年2月出生,中共黨員,鳩江區白茆鎮人武部副部長。
事跡簡介:劉明春,白茆鎮人武部副部長。他退伍不褪色,轉崗不轉志,愛崗敬業,嚴把兵員質量關,為部隊選拔輸送優秀應征青年。他組建白茆鎮“老營房”志愿服務隊,組織隊員志愿服務在在防汛抗洪、鄉村旅游、文明創建、疫情防控等第一線,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。
劉明春,退役軍人,白茆鎮人武部副部長,從部隊到地方,工作變了,環境變了,對自己的要求沒有變,“我是一個兵”,劉明春總是這樣告訴自己,也告訴別人。
再就業選擇人武部,只因不舍部隊情結
1994年12月,劉明春從新樹村應征入伍,在部隊一待就是12年,期間多次榮獲部隊表彰,“優秀黨員”、“優秀士官”等榮譽,榮立三等功一次。2018年轉業軍人再就業,他毫不猶豫選擇了鎮人民武裝部,問及選擇這個崗位的原因,他憨厚地說:“武裝部經常跟部隊打交道,征兵、送兵是武裝部的重點任務,為部隊選拔、輸送合格的人才,讓我覺得離部隊更近了,這就是我的部隊情結?!?/p>
在鎮人武部崗位上,劉明春從專武干事到任職副部長,主要負責民兵整組、民兵訓練、征兵等工作。2018年以來,共為部隊輸送42名優秀新兵,其中12人獲得優秀士兵、4人轉改為軍士、1人考取軍校。每到民兵訓練時間,自己帶領基干民兵赴區武裝部訓練基地和省軍區基地集訓,帶頭訓練,不喊苦不喊累,他帶領的集訓隊多次獲區人武部和軍分區表揚。2021年6月,在沿江軍分區(警備區)防汛集訓中,被安慶軍分區評為“優秀操舟手”。2020年、2021年連續兩年白茆鎮武裝部被中共鳩江區委、區政府、區人武部評為“征兵工作先進單位”。他積極主動多次向鎮黨委匯報,大力提拔有能力、敢擔當、做實事的退役軍人,目前全鎮21個村(居)書記有7名是退役軍人,為他們提供了施展才華、服務居民的舞臺。
組建“老營房”服務隊,本色不褪還當先鋒
服役時,不怕吃苦,沖鋒在前;退役后,本色不褪,勇當先鋒。劉明春總是把自己曾經是一名光榮的軍人掛在嘴邊,念叨著“一天是兵,終身是兵”,他時時刻刻以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,事事沖到前頭,不退縮,不推諉。
劉明春堅信,“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,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”。白茆是人口大鎮,有很多退役軍人,從事武裝工作的劉明春于2020年底著手組建了“白茆鎮老營房志愿服務隊”,招募年輕的退役軍人為隊員,平時不定期開展疫情防控、文明創建、防汛抗洪、清潔城鄉等志愿服務活動,受到了全鎮上下的一致好評。
三年疫情防控期間,“老營房”志愿服務隊先后參加偉星城、幸福里小區、蕪宣高速路口、二壩高速路口、官陡街道等疫情防控第一線志愿服務,累計志愿230人次。越來越多的退役軍人參與到“白茆鎮老營房志愿服務隊”,他們對于參與到這樣的隊伍有著共同的心聲,“是黨和部隊培養了我們,我們要對得起退役軍人這個光榮稱號,退役后我們還是軍人,參加到老營房這一有特殊意義的志愿服務隊伍,我們覺得很光榮”。
助農旅傳紅色文化,不忘初心牢記使命
近年來,白茆鎮推行“農+旅”、“紅+綠”鄉旅模式,開展各色旅游活動。在“六洲暴動舊址及胡竺冰故居”景點、在白茆賞花季、白茆葡萄采摘節、“鳩江·套北”豐收季活動現場,處處留下了“老營房”志愿服務隊參與志愿服務的身影,八方賓客感受到白茆的好客與精彩。劉春明他們不但推動了白茆鄉村旅游的發展,助力鄉村振興,還讓黨的歷史和紅色文化深入人心。
在“學習雷鋒”等弘揚愛國主義、傳播志愿服務精神系列主題活動中,劉明春和“老營房”退役軍人志愿者會走進鎮中心小學,與學生們一起憶雷鋒、畫雷鋒、學雷鋒,大家還來到白茆紅色傳承館,觀雷鋒事跡、畫雷鋒形象、學雷鋒榜樣、唱雷鋒贊歌,小小志愿者們還積極動手,擦桌椅、抹長廊、掃灰塵,將館內外打掃一新,以干凈整潔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。
“老營房”志愿服務隊還常常組織黨史宣講“輕騎兵”走進社區。建黨百年華誕,劉明春自編自導自演的《六洲暴動》舞臺劇,他主演“男一號”,參加全區文藝匯演,榮獲鳩江區“向日葵”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作品創作展演競賽一等獎。
退役不退色。對劉明春而言,改變的只是崗位,不變的是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.(倪進升)